LogoArcartX Doc
UI篇

控件结构

控件结构

出于爱所做的事情,总是发生在善恶的彼岸。

控件结构

  • 讲完了UI,紧接着就是控件,单个控件的配置结构是这样的
background:
    type: texture
    val: "background" # 可选
    attribute:
      point: ~middle_center
      width: 1000
      height: 500
      normal: ~AXLoginView/background.png
    action:
        click: |-
          // 点击事件触发器
    children:
      title:
        type: text
        attribute:
          x: 500
          y: 28
          center: true
          fontSize: 120
          texts:
            - ~&7&l芜湖
  • 从配置中不难看出,控件主要是四个部分:类型、属性、子组件、触发器

  • 其中:

  • type是一个非脚本的常量,用来设置组件的类型

  • attribute 用来设置组件的属性,在此之下的所有值都是脚本语句,而键则是变量名,可通过脚本访问(也就是说你可以随便自己定义属性名,用来做一些你想做的东西)

  • children 用来设置组件的子组件,是一个嵌套的结构,可以一直套娃,但是不要太深,太深是很影响性能的。

  • val是一个非脚本常量,可以不填,这个是用于简化结构用的,比如我们有些时候结构比较深,可能需要用到以下代码:

val.root['控件A']['控件B']['控件C'].x = 100
  • 这个时候它这个代码显得很长且不易读,一切显得如此痛苦,此时如果我们在控件C加一个val: “component” 即可直接通过val.component调用到这个控件。

  • action 用来创建动作,里面的键是动作名称,值是触发后的脚本内容,当动作的名称和触发器一致时,则在对应事件触发后执行同名动作下的代码。

父子组件逻辑

  • ArcartX的UI是相对布局,也就是子组件的位置起点是父组件的左上角(当然如果设置了锚点就是其它相对位置,这个后面讲解)。
  •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父子级关系,我们在控件属性章节的备注中会讲解。

On this page